乐动·LDSports-乐动体育官方网站
乐动·LDSports-乐动体育官方网站
校长信箱
本站首页
乐动·LDSports-乐动体育官方网站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学院领导
研发平台
教学科研基地
社会影响
对外交流
历任领导
曾任教职工
教学系
办公室
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各委员会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优秀毕业生
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
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教学团队
研究生导师
草业科学教学团队
草坪管理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草业科学
科学研究
科研获奖
学术论文
出版专著
承担科研项目
授权专利
制定标准
审定登记品种
党群团学
党的建设
机构设置
思政教育
团学工作
助学管理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相关下载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学子风采
《草原与草坪》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教学团队
研究生导师
教授
南丽丽
2020年06月05日 10:28 点击:[]
姓 名:
南丽丽
性 别:
女
学 位:
博士研究生
职 务:
草地农学系系主任
职 称:
教授
教育访学经历
2016年—2017年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农业产业部,访问学者
2008 年—2011 年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农学博士
2005年—2008年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农学硕士
1997年—2001年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农学学士
研究方向
现主要从事草类植物栽培、育种、草种质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草类植物栽培学》、《牧草栽培学》及研究生《草地植物栽培管理》、《良种繁育学》课程。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根型苜蓿根系构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32160327,主持
2. 饲草新品种耐旱性等指标测试评价子课题,主持
3. 兰州新区盐渍化土壤绿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子课题,主持
4.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主持
5.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主持
6. 利用红豆草和四翅滨藜间套改良板结盐渍化土壤,主持
7. 《草地植物栽培管理》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8. 《草类植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主持
结题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根茎性状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2015.01-2018.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旱区盐渍化土壤种子库特征及DNA图谱构建, 2014.01-2017.12,合作研究
3. 农业部行业专项子课题,种植密度对苜蓿产量质量的调控技术研究,2014.01-2018.12,主持
4. 省部共建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草学甘肃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8.01-2020.12,主持
5.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不同红豆草材料生产性能、抗逆性及品质特性研究,2014.04-2017.10,主持
6. 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种植年限对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2012.07-2014.12,主持
7. 农业部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项目,2016.01-2016.12,主持
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论文
[1]Li L N, Quan E G. Distribution of soil seed reserv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boveground vegetation in salinized soils of 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 China.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2021, 53(2).
[2]Nan Lili, Guo Quanen, Shiyu Cao. Archae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20, 130(4): 382-389.
[3]Quanen Guo, Lili Nan#, Shiyu Cao. Evaluation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s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indicators in desert-oasis transition zone soils in China. 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20(4):1-15.
[4]Nan L L, Nie Z N, Guo Q E, et al. 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ve value of 47 lucerne cultivars/lines in temperate Australia.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19, 22(4): 490-500.
[5]南丽丽,郭全恩,刘雪强. 荒漠灌区苜蓿后茬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草地学报,2021,29(1):25-32.
[6]李冰月,南丽丽*,温素军, 等. 刈割强度对不同根型苜蓿主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39(2):172-177,210.
[7]南丽丽,郭全恩,谭杰辉,等.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0,38(6):128-134.
[8]南丽丽,温素军,魏凡,等. 红豆草新品系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 草地学报,2020,28(2):383-388.
[9]南丽丽,谭杰辉,郭全恩.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真菌的影响.生态学报,2020,40(23): 8582-8592.
[10]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等. 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草业学报,2019,28(1):108-119.
[11]南丽丽,汪堃,李小彦,等. 播量和行距对苜蓿根际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草地学报,2018,26(6):1330-1336.
[12]Lili Nan, Quanen Guo. Soil properties of Alhagi sparsifolia community in saline-sodic badlands in west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8, 38(5):339-344.
[13]Lili Nan, Quanen Guo. Soil properties under major halophytic vegetation communities in arid regions.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18, 23(5):376-386.
[14]南丽丽,师尚礼,郁继华. 荒漠灌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 草地学报,2016, 24(5):975-980.
[15]南丽丽,郭全恩,向华,等.甘肃省盐碱草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15,29(4):311-315.
[16]南丽丽,郁继华,郭全恩,等.苜蓿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100-105.
[17]南丽丽,郁继华,郭全恩.荒漠灌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6):71-76,92.
[18]南丽丽,师尚礼,张建华.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发育能力研究.草业学报,2014,23(2):117-124.
[19]南丽丽,郭全恩,曹诗俞,等. 疏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1):134-139.
[20]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等. 硼锌配施对苜蓿矿质元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中国草地学报,2013,35(1):23-28.
[21]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等. 不同根型苜蓿根颈变化特征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7):914-920.
[22]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等.根茎型清水苜蓿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评价.中国草地学报,2012,34(5):63-68.
[23]南丽丽,师尚礼,朱新强,等. 田间越冬期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的生理生化特性.核农学报,2011,25(2):369-374.
[24]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等.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19-625.
[25]南丽丽,师尚礼,朱新强,等.不同根型苜蓿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耐受性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5):106-110.
[26]南丽丽,贠旭疆,李晓芳,等. 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库存资源经济价值多样性.草业科学,2010,27(6):108-114.
2、著作
[1]主编专著“苜蓿栽培与加工利用”(金盾出版社,版权号:ISBN 978-7-5082-9951-8)
[2]主编专著“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特征特性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版权号:ISBN 978-7-03-050046-5)
[3]副主编教材“饲草学实验指导”(中国林业出版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版权号:ISBN 978-7-5038-9673-6)
3、专利
[1]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园林沙化土壤结构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510310911.9(第一发明人)
[2]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红豆草和四翅滨藜间套改良板结盐渍化土壤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251706.X(第一发明人)
[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重度盐渍化土壤盆栽隔盐种植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131037.2(第二发明人)
[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盐渍化土壤灌溉洗盐方法及其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1810330014.8(第三发明人)
[5]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板结土壤渗水装置,专利号:ZL201320240652.3(第二发明人)
4、品种
国审品种:清水紫花苜蓿(第二育成人)
奖励与荣誉
1. 甘肃省盐渍化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13,2021)
2. 根茎型苜蓿种质的发现、鉴定与新品种创制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10,2020)
3. 甘肃旱区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9,2015)
4. 西北寒区旱区苜蓿适宜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0/10,2015)
5. 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9,2011)
6. 甘肃中东部地区退化果园土壤修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14,2011)
7. 不同根型苜蓿根颈与根系特性及抗逆性研究,获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
人才培养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近百人,已毕业研究生10人
社会服务
被甘肃省科技专家库收录;《生态学报》、《草地学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草原与草坪》等期刊的审稿专家;武威市科技特派员。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乐动·LDSports-乐动体育官方网站
邮政编码:730070
联系电话:(办)0931-7634659
E-mail:nanll@gsau.edu.cn
上一条:
鱼小军
下一条:
师尚礼
【
关闭
】